“字”述2024忻州

发布日期:2025-01-03 15:44:54 |信息来源:忻州日报 |阅读次数:

时代的印记在拼搏奋进中镌刻;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站在新旧交替的又一个节点,我们回望过去的365天,这方黄河奔涌、长城巍然的土地上,那些历历在目的闪耀瞬间、高光时刻、动人场景、幸福画卷,都昭示着忻州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上生长、生生不息,再次续写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

天地不言,时光不语。我们用五个关键字定格属于2024的忻州记忆,字少意深,皆有千钧之力,激励我们再向前!

这一年,忻州强势发展的最强音从春天发出。

2月23日,忻州市与全省同步举行“三个一批”活动,拉开了扬帆起航、乘风破浪的序曲。从初春到盛夏,从深秋到隆冬,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始终是忻州大地的强劲“号角”,全年四次举行“三个一批”活动,共签约66个重点项目,新材料光伏高端智能制造生物质热电联产、共享储能电站、冷链物流加工、旅游产业开发……

一个个标志性、引领性项目落地忻州,构建起全新产业体系。新兴项目强势聚集,传统产业动能强劲。7月3日,第二届山西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举行,定襄法兰、代州黄酒2个省级专业镇领衔11个市级专业镇、55家企业集体亮相,彰显忻州力量。

一镇带一方,一方促全盘。以“专业镇”建设为牵引。自去年以来,忻州先后认定忻府温泉康养、忻府资源再生、静乐藜麦、五寨特色杂粮、河曲海红果等5个市级重点专业镇,构建起省、市、县三级专业镇培育梯队,为全面提升忻州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新动力。

重点工程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雄忻高铁、集大原高铁、兴保铁路复线、神瓦铁路保德段建设步伐全面提速;国道108线、337线、241线改线;省道247线新建工程进度日益加快;大水网第二横忻州水网连通工程各项目竞速争先。

重大项目落地开花、重要产业发力崛起、重点工程加速推进。这一年,忻州的“强”是自强不息的强,是奋发图强的强。

这一年,忻州铿锵奋进的足迹,可以从一枚鸡蛋的行程中读取。8月底,偏关县永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向澳门出口价值约10万元的鸡蛋,打破了该县长期以来的出口空白,实现了全市外贸空白县全部清零。

进出口数据是一个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反映。一年来,忻州持续在产业、开放、创新、城市、改革、市场、安全7个维度上推动能级跃升、全域发力、破壁出圈。1至9月,全市外贸累计进出口额达到22.0308亿元,同比增长25.4%,进出口增幅位列全省第四,出口排名第二、进口排名第三。

努力向外发展的张力,源自内在生长的动力。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忻州向新而行、以质致远。11家省级新能源产业链“链上”“链核”企业聚链成势、聚势成潮,以产业链建设带动产业纵向延伸,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发展,助力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态势逐步形成,孵化带动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加速落地。

新一轮战略性、牵引性举措带来一系列新裂变。煤炭产量连续4年突破亿吨,先进产能达到96.43%,排名全省第一。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突破1200万千瓦,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定襄法兰锻造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度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省唯一。

农业产业势头不减。岢岚县红芸豆标准化生产基地、五寨县甜糯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偏关县谷子标准化生产基地成功创建2024年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名录,“国字号”生产基地县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扬帆出海,“忻州故事”舞动全球;追新逐质,“忻州智造”竞逐未来。这一年,忻州的“进”是稳中求进的进,是与时俱进的进。

这一年,忻州“双招双引”的步伐,在一座城与一群人的奔走中展开。4月22日,“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上海专场活动中,借风扬帆的忻州高招频出,政策宣讲、人才路演、文化展演、同乡交流、项目对接、集中签约,展开了城市与高校“双向奔赴”的故事。

一年来,忻州招才小分队的“橄榄枝”伸向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职等你来·才聚忻州”引才品牌、“田野思政·忻州课堂”研学品牌、“学子忻行·实习忻州”实习品牌,叫响叫亮、近悦远来。

连续出“招”的还有招商引资的身影。“京”彩服贸,“晋”创未来。9月12日晚,忻州故事闪耀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山西之夜”,彰显城市魅力与发展潜力。

一年来,忻州跨山越海,积极牵手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瞄准前沿技术、科创项目、未来产业,走进重点企业洽谈项目,拜访行业龙头交流合作,诚邀天下客商成为高质量发展“合伙人”。2024年,与长三角区域、川渝地区企业新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0个,总投资额达14.1亿元。

走出去、引进来的底气是留得住、用得好。人才环境与营商环境“同频共振”,积极推进“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模式,持续创优“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开发区(园区)承诺制试点项目备案类全覆盖,推行全周期、保姆式服务全代办。

为优秀人才“量身打造”专属福利。高标准打造“科创驿站”,累计吸引7所高校的33个创新平台、3个企业创新平台、集聚200余名创新人才。

博士工作(服务)站持续赋能。全市43个博士工作(服务)站,涵盖医学、农业、数字经济等7大领域,吸引集聚硕博高端人才100余名,12个博士创新站被认定为山西省博士创新站,认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梧桐萋萋,有凤来栖;济济多士,乃成大业。这一年,忻州的“招”是招贤纳士的招,是真招实策的招。

这一年,忻州活力四射的表现,留存于文化故事一连串的精彩叙事。3月31日,“康养福地·自在忻州”文旅推介活动亮相马来西亚吉隆坡;4月11日,“三关又三川·两山一曲一圣地”——山西忻州文化遗产展暨忻州市文化旅游推介会在广州市文化馆开幕;6月21日,北路梆子惊艳亮相在香港举办的首届中华文化节暨第十二届中国戏曲节;7月3日,2024山西·忻州“长城两边是故乡”文化旅游季在雁门关下盛大启幕;10月1日,大型非遗音乐剧《大河长歌》在忻州大剧院首次公演……

文化兴则城市兴。一年来,为盘活文旅资源,忻州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文旅要素,塑造标志性旅游IP,激活文艺演出市场经济,让忻州文旅品牌相继出圈。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带来“快旅慢游”的深体验,《黑神话·悟空》取景地迎来“天命人”,上海宝爷在佛光寺踏上“梁林路”,旅行博主“大美爱拉”对南禅寺写下感谢信……忻州入选全国最具潜力文旅城市,《河曲县坚持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案例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县域案例”。

忻州文旅迎来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达到新高度。数据能说明一切。国庆假期,全市累计客流273.34万人次,5个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111.72万人次,忻州古城省内接待游客人数排名第三。

山河远阔,人间城郭。忻州不仅承载闪亮史册的朱阁飞檐,也盛放诗意栖居的人文渊薮。这一年,忻州的“活”是盘活资源的活,是活力尽现的活。

这一年,忻州和合共生的力量,蕴藏在每一个温暖的幸福时刻。12月3日,云中河桥悄然亮起的华灯,惊艳了一座城,人们在奔走相告中点赞城市。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一年来,忻州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完善牧马河生态公园设施配套,实施中心城区雨污分流道路改造,启动排水防涝提升改造工程,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聚力打造有特色、有魅力、有品质,生产生活性价比最优精品城市。

有“颜值”更有“内涵”。疏堵结合为流动摊贩“安家”,让城市更有烟火气;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纵深推进“健康忻州”建设,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不断满足。

乡村也有了新的活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变“小马拉大车”为“骏马拉驰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42个精品示范村精彩“蜕变”;青春和乡村“双向奔赴”,到村工作大学生扎根基层,奏响乡村振兴“青春乐章”。

城市更新,乡村蝶变,山水也在焕颜。2024年,忻州不断厚植“生态绿”,守护“黄河水”,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偏关,全省国土绿化暨“三北”工程攻坚战现场推进会召开,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有了新的起点;在河曲,“一泓清水入黄河”各项措施落地见效,黄河湿地公园成为“美丽中国”的生动例证;在宁武,深入实施“大芦芽山”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现实。

城市与乡村交相辉映,家园与自然相得益彰。这一年,忻州的“和”是和谐发展的和,是和乐融融的和。

一日为界,时序更新。我们有回眸过往的勇气,也有把握现在的智慧,更有建设未来的决心。

新年开启,时间被赋予崭新的意义。愿我们乘长风破万里浪,尽沐这灿烂朝阳,共赴一个崭新的春天。

策划:赵富杰 白雪萍


文章搜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